- · 《中国报业》栏目设置[06/28]
- · 《中国报业》数据库收录[06/28]
- · 《中国报业》收稿方向[06/28]
- · 《中国报业》投稿方式[06/28]
- · 《中国报业》征稿要求[06/28]
- · 《中国报业》刊物宗旨[06/28]
重走长征路的全国政协委员又上路,为80年老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编辑/李影 统筹/王梅梅】昨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到新华日报社(集团)考察调研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并被聘请为新华日报社(集团)艺术顾问。
【编辑/李影 统筹/王梅梅】昨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到新华日报社(集团)考察调研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并被聘请为新华日报社(集团)艺术顾问。交流中,吴为山特别提出要灵活运用艺术语言,讲好红色故事。红船编辑部注意到,作为13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从呼吁加强红色题材精品创作到用雕塑语言展现中国文化,再到重走长征路考察红色遗迹,吴为山始终身体力行地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
新华日报社为吴为山颁发聘书(图片来源于交汇点)
助新华报业挖掘红色资源
7月23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一行应邀到访新华日报社(集团),考察调研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
期间,他们共同参观了新华报业传媒广场清风廊、春园等文化设施和新华日报社报史馆,直观了解新华日报的发展历程、员工风貌、文化传承和建筑环境。并了解到,新华日报社正以新报史馆改扩建项目为抓手,推进报社红色文化氛围提升。
据了解《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抗战烽火中诞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缔造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政治机关报,毛泽东曾先后三次题写报头。
在与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交流中,吴为山表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新华日报历经82年传承发展,历史底蕴厚重,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具有特殊地位,报社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富有特色。因此,吴为山提出要灵活运用艺术语言,讲好红色故事。
此外,当日,吴为山还被新华日报社聘请为新华日报社(集团)艺术顾问。他谈到,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重要节点,帮助新华报业挖掘红色资源、定格红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吴为山将为新华日报社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报社打造与发展相适应的人文环境,进一步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13年老政协紧盯红色文化
红船编辑部注意到,从2008年开始,吴为山连续两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又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从自身职业出发,成为他履职政协委员的特点。期间,吴为山始终关注并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去年两会,吴为山提交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及其传播”的提案,他提出,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一年来,同时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和国家教材委委员两重身份的吴为山,身体力行地把自己的提案落到了实处。
今年是吴为山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第13个年头,这次他带来了四篇提案,并且都与“文化”有关,其中专门提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以及保护。
在两会提案中他提到,他深入到红色革命根据地调研时发现,革命圣地中高质量的艺术精品仍然缺乏,甚至还出现一些不理想、低品质的作品。并且红色题材艺术经典大都被收藏于各大美术馆、博物馆,而相应的有关的老区革命纪念馆却鲜有收藏。为此,他提出“呼吁加强红色题材精品创作,并落实到革命纪念地”的提案。
此外,他还强调要加强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带领学员进行实地考察,要让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优秀美术作品,进入革命纪念地讲述中国革命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护红色遗迹,吴为山曾经还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去考察,发掘哪些地方对红色遗迹的保护、对红色文化的挖掘还不是很充分。他也建议想要创作红色题材作品,可以试着重走长征路等方式了解红色历史。
抗疫创作《使命》(图片来源于央视网)
用雕塑语言展现中国精神
艺术是无声的语言,也是凝心聚力、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作为我国著名雕刻家,吴为山善于用雕刻艺术讲好红色故事,展现中国精神。
从1992年受邀为书法家林散之塑像开始,他踏上为中国文化名人塑像之路。此后,他为费孝通、钱伟长、季羡林等大师塑像,渐渐地又将现代文化名人扩展到历史文化名人。
文章来源:《中国报业》 网址: http://www.zgbyzzs.cn/zonghexinwen/2020/080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