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报业》栏目设置[06/28]
- · 《中国报业》数据库收录[06/28]
- · 《中国报业》收稿方向[06/28]
- · 《中国报业》投稿方式[06/28]
- · 《中国报业》征稿要求[06/28]
- · 《中国报业》刊物宗旨[06/28]
去中国美术馆看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珺)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以美启迪智慧,以美扶持地方文化发展,8月11日至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珺)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以美启迪智慧,以美扶持地方文化发展,8月11日至10月11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报业协会作为协办单位的"以美扶智--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展览共展出作品550余件(套),表现了脱贫致富、生产建设、教育医疗、扶贫救灾、抗疫与复工等主题,其中大部分为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展览选展了部分来自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作品,还囊括了特邀的一批表现脱贫攻坚、抗疫与复工题材的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摄影最新创作作品,力图多角度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脱贫攻坚历史进程,全面展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共同在脱贫攻坚之路上不懈奋斗的实践与成就。
此次展览作品精彩纷呈。齐白石的中国画《农耕图》笔墨简括,意趣丰饶,画中憨态可掬的水牛,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埋首扶犁的老农,将齐白石的故园情思和赤子情怀娓娓道来。陆俨少的中国画《教妈妈识字》设色清雅,张弛有度,描绘了一个亲切感人的农村扫盲场景。刘文西的中国画《祖孙四代》是新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经典之作,四代人同框,代表着一代又一代的希望和向往。董希文的油画《千年土地翻了身》采用写实主义绘画语言,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获得解放,雪域高原从此翻开了历史新篇章。吴为山的雕塑《孔繁森》以"写意雕塑"的方式,通过对孔繁森人物造型与精神境界的精妙刻画,塑造了这位优秀共产党员在茫茫雪域高原走访基层、与群众交流的形象。毛本华等共同创作的油画《焦裕禄》再现了焦裕禄和群众肩扛树苗走向荒漠的场景,表现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在帮助人民摆脱贫困的过程中,扎根兰考、扎根人民的伟大情怀。张见等共同创作的中国画《助梦》通过描绘四川省大凉山火普村表彰脱贫示范户的场景,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全面奔向小康的可喜硕果。解海龙的摄影《我要上学》已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广泛传播。
齐白石 《农耕图(农耕)》纸本设色 中国画 69cm×52.7cm 1952年 中国美术馆藏
陆俨少 《教妈妈识字》 纸本设色 中国画 78.6cm×52.1cm 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吴为山 《孔繁森》 铸铜 雕塑 204cm×87cm×69cm 2008年 中国美术馆藏
解海龙 《我要上学》 银盐纸基 摄影 50.8cm×31.8cm 1991年 中国美术馆藏
展览共分九个篇章。
第一篇章以"生产劳动"为题,雕塑《优秀干部--杨善洲》、油画《绿色丰碑--人民好干部谷文昌》等反映了党的干部深入基层与人民共同劳动的场面;油画《半边天》、中国画《金色的六月》等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劳动者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在劳动中的热情;油画《收苞米秸子》、版画《大地的主人》等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篇章以"建设、教育、医疗、救灾与新貌"为题,其中有表现20世纪50年代水利工程建设场景的作品,有描绘识字运动和教育成就的作品,也有表现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数件作品,以及表现20世纪50年代武汉防汛抗洪、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和重建的画面。新貌专题展出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幸福生活的作品,其中有7件大型作品来自2019年完成的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
第三篇章以"脱贫攻坚·影像记录"为题,通过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影像纪实,以70余件摄影作品直接反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脱贫攻坚之路。作品中凝聚了苦难与尊严共存、景深与情深相融的现实主义时代主题,构成了一部"中国当代民生影像记录",为时代的变迁与进步留下珍贵的瞬间。
第四篇章以"脱贫攻坚·书法篆刻"为题,展出的书法与篆刻作品大都依据此次展览主题而新近创作,其中书法作品书体丰富,涵盖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作品风格多样,精彩纷呈。创作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阶段关于扶贫、脱贫提出的目标与要求。
第五篇章以"抗疫复工·绘画雕塑"为题,展出中国美术馆组织创作的抗疫题材作品,并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合作,从已发表的相关题材作品中精选展品,共同构成本篇章。这些作品首次以原作面向公众,展现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以及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凝聚众志成城、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报业》 网址: http://www.zgbyzzs.cn/zonghexinwen/2020/081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