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报业》栏目设置[06/28]
- · 《中国报业》数据库收录[06/28]
- · 《中国报业》收稿方向[06/28]
- · 《中国报业》投稿方式[06/28]
- · 《中国报业》征稿要求[06/28]
- · 《中国报业》刊物宗旨[06/28]
学科名师|新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南长森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南长森,武汉大学传播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舆情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委。曾
南长森,武汉大学传播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舆情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委。曾从业编辑工作16年。现为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
曾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4篇,出版《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等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获陕西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教学科研奖励。
主要科研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介变迁与国家安全意识研究(立项号:14BXW07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信息需求与传媒信息供给及舆论导向研究(立项号:10YJA860018)
部分代表性论文:
1.融合,差序,调整,发展: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的学术面向与市场面向 《现代传播》
2.社会舆情传播的运行机制及其演进规律 《现代传播》
3.媒介变迁与国家安全意识舆论引导研究 《现代传播》
4.智媒时代传统媒体转型范式研究--评《走向在线社会信息传播:中国报业的转型之路》《中国报业》
5.传播效果发生的范式及其嬗变对我国当代传播学的启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6.跨媒体传播与文本版权困境与进路 《中州学刊》
7.媒介变迁与国家安全意识网络治理研究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专业介绍
新闻学专业是新闻传播类下设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政府机关、新闻媒体、文化传播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公关公司、调查咨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新闻采编、新媒体内容生产、创意策划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专门人才。
西安外事学院有丰富的传媒人才培养经验。在陕西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新闻学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2009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是校级专业改革试点,新闻与传播学科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新闻传媒实验中心是陕西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新闻学专业贵在实践应用为本,理论学习为尚,尤其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抓住当前的实际,形成新闻写作的笔力,眼力,脚力和脑力,然后辩析新闻的疑似能力和谣言能力,成为地、县、市融媒体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本专业“一个中心、两个导向、三个保障、四个融合、五步推进”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5年来新闻学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700多名。其中有的自办文化传播公司产生影响,有的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有的进入央视、人民网等中央级媒体工作,有的在新媒体公司担任总监。整体来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养都给予很好的评价,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名师寄语
新民在理,闻道先后,上接天理,下接地气,形成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在先的新派。同时也形成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多次加工,多元生成,多形态呈现,多渠道分发的新闻资源综合运用,采、编、发全流程有机融合的全方位,多维角,立体式全媒体报道新格局。
供稿:新闻传播系
排版:赵竟含
审核:吴鸿蕊
责编:冯雅楠
文章来源:《中国报业》 网址: http://www.zgbyzzs.cn/zonghexinwen/2020/101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