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报业》栏目设置[06/28]
- · 《中国报业》数据库收录[06/28]
- · 《中国报业》收稿方向[06/28]
- · 《中国报业》投稿方式[06/28]
- · 《中国报业》征稿要求[06/28]
- · 《中国报业》刊物宗旨[06/28]
胡文虎家族的衰落:万金油与报业的“双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每一个家族的传承与接替,在当前阶段是无法判断的,能够走多远,能否富过三代,都需要用时间来考验。 20世纪初,在东南亚华人企业家中,一直流传着,“四大天王”的传奇故事。
每一个家族的传承与接替,在当前阶段是无法判断的,能够走多远,能否富过三代,都需要用时间来考验。
20世纪初,在东南亚华人企业家中,一直流传着,“四大天王”的传奇故事。其中有一位,他临危受命,继承了一个负债累累的永安堂药铺,经过不断拼搏,打造了一个名闻遐迩的药业和报业品牌。
他所经营的虎标永安堂药铺和虎豹兄弟有限公司名扬海内外。他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万金油大王”胡文虎。自古以来,创造财富易,守住财富难。
人们本以为胡文虎会是个例外,没料想!有朝一日,曾经的商业大国,竟会灰飞烟灭。对于这样的结局,并不是人们所愿意看到的。
胡文虎原籍福建省永定县,父亲胡子钦原是一名中医师,曾在仰光一处僻静的小巷,开设了一家中药铺,取名“永安堂”。
胡子钦不仅售卖中药,而且还会看病,其医术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因此颇得当地民众的信任。1908年,胡子钦因病去世,胡文虎成了永安堂药铺的掌门人。
胡文虎拥有成功者具备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经过不断的探索与试验,他成功研制出了万金油,后又创制止痛散、头痛粉、清快水、八卦丹等一系列新药,并将上述五种成药统称为“虎标良药”。
胡文虎不仅在制药方面颇有心得,在宣传手法上也是应用的得心应手。“虎标良药”的出世,开始鲜少人知。但经过胡文虎无孔不入的宣传,让“虎” 牌越叫越响亮,后来他被人称为“万金油大王”。
为宣传自己的产品,胡文虎独自创办报社,竟办出了一个“报业王国”,为他自己又赢得了“报业大王”的桂冠。
胡文虎将一间小小的药铺做到闻名全球的药业品牌,他的成功非侥幸得来,正是以其独到的眼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认准目标,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勇于开拓,使小小的万金油,给他带来亿万财富,他这种成功的经营思想和策略,无疑可给我们以启迪。
在创造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后,为长远考虑,胡文虎开始培养下一代继承人。然而,继承人的选择,远没有这么容易。胡文虎的儿女们不少
英年早逝,其中胡好是胡文虎七个儿子当中最能干、最勤劳、也最得人心的,被视为继承人的胡好却在33岁时不幸逝世,这使胡文虎的事业受到了很大损失。
在1954年9月4日,胡文虎因心脏病复发,在檀香山与世长辞,时年72岁。接替胡文虎报业的是他最小的女儿胡仙,那年她年仅22岁。
当时的星岛报业没有外表看上去的“光鲜亮丽”,它的业务拓展在市场上并不宽阔,这对刚接手报社的胡仙来说无疑是挑战,但是年轻的胡仙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慌张。
上任第一天,她与公司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大家加油鼓气,这使得员工的士气大振。无疑,胡仙是聪明的,她赢得了同事们的信任。
以后的几年,聪明的胡仙又接连干出了好多聪明的事, 从而使《星岛日报》成为香港报业之王。
本来,胡仙如果能专心致志从事报业的话,决然不会弄到今天走投无路的地步。但她并没有,她在地产界的一次“小试牛刀”让她尝到了甜头,于是她转战地产。
胡仙除了在香港进军地产外, 还在澳、新、美、加等地大举出击。谁料想,那80年代末期,欧美经济不景气,地产市道一落千丈,一心想赚大钱的胡仙,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沉重的债务令她喘不过气来,她终于被逼下决心出售祖传物业,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虎豹别墅。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了结, 更令人揪心的事还在等着。
胡仙为偿还债务,她将出售她和父亲为此奋斗了60年的星岛报业集团。
棋错一着, 满盘皆输,这是胡仙不得不自食其苦果。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看人挑担不吃力”,如果把此话套 、在胡仙的身上,那就应验了“看人赚钱不吃力”。
她错误地选择了投资地产,而且“战线”拉得太长,规模搞得过大,关键时刻又不懂把握良机,保护自己。
正如她属下的一位高层人员所说:“她错在不专于本业又遇人不淑, 过于投机又欠缺运气。”
文章来源:《中国报业》 网址: http://www.zgbyzzs.cn/zonghexinwen/2021/050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