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报业》栏目设置[06/28]
- · 《中国报业》数据库收录[06/28]
- · 《中国报业》收稿方向[06/28]
- · 《中国报业》投稿方式[06/28]
- · 《中国报业》征稿要求[06/28]
- · 《中国报业》刊物宗旨[06/28]
防汛救灾·报业记者在一线⑤丨暴风雨中,他们被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直击洪水的凶猛,感受人性的光辉,记录社会各界的感人事迹,筹集救灾物资支援灾区……连日来,作为一名河南日报集团重要新闻力量、河南法制新闻·法律直播团队记者深入一线,
直击洪水的凶猛,感受人性的光辉,记录社会各界的感人事迹,筹集救灾物资支援灾区……连日来,作为一名河南日报集团重要新闻力量、河南法制新闻·法律直播团队记者深入一线,通过直播、短视频、文字等形式,弘扬新时代抗洪救灾的伟大精神和图片,谱写了一首抗洪救灾的生命赞歌。
勇往直前,他们是灾难记录者
On 7月20日,郑州暴雨过后,直播团队按照分工提前赶往积水点、车站等地,并提醒郑州市民“不出门不出门出去,不要开车出去。”
在停水停电的情况下,记者杨勇和李文清乘船赶赴郑州阜外医院,现场直播了全院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转运的动人场景。 4个小时。
在这场洪水中,郑州京广北路隧道备受关注。为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直播组三组记者从不同角度在前线转播了救援工作。后台编辑在不断切换屏幕的同时与网友互动。为进一步消除网络上的不实谣言,新入职的记者曹芳和同事林东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隧道,通过现场图片传达了隧道内部疏浚工程的进展情况;记者王悦带领主播魏云飞抢占制高点,同步直播隧道外救援项目。
7月22日,新乡赶路!次日一早,记者卢梦蝶跟随襄阳蓝天救援队直奔新乡共运河附近、堤防已危的小竹庄村,对救援工作进行了直播。当时,全村最深处的水有3米多。陆梦蝶和他的同事利用现场镜头不断向外界传递信息,让人们及时了解当地的灾情。当天下午,卢彤、林冬、曹芳作为增援部队赶赴新乡市牧野区卢村救援现场。 7月24日,由记者杨勇、王福孝组成的第三支直播队伍来到新乡市牧野区尚庄村,后迁至卫辉、鹤壁郡县等地...
作为前排强大的记者后备队,后排的编辑和编辑们坚守阵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李俊晓在审核、编辑、发布各新媒体平台内容的同时,深度采访制作短片《法律直播提醒:不出门,不出门,雨中驾车》单平台点击量达到60万+。 《生命的赞歌——记者打入新乡抗洪救灾》时事通讯被学习力、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其中学习力点击量近100万。主编张克每天带着杨淑芳和黄丽两位同事,整理和分发前线返回的短视频素材。当网管李兵请假时,他连续7天夜班和白班,确保直播信号畅通。
勇于承担责任,他们是灾区的志愿者
7月22日,卢彤、林东、曹芳赶赴卢新乡市牧野区。在村庄救援现场,全村断水断电。得知救援队急需头灯、药品等物资后,直播队紧急向全国网友求助。第二天,他们就募集到了网友捐赠的近20万元救灾物资。它是整夜装载和运输的。 7月24日凌晨,直播团队将这些救灾物资送到了新乡市牧野区卢村、卫辉市孙兴村等地。村民们看到直播队涉过齐腰深的水、运送救灾物资时,不禁大声欢呼。
自7月24日进入新乡以来,杨勇和王福晓日夜在当地进行直播.河南法制报编委、总编辑助理、新媒体中心主任朱清河曾多次下达召回令,但每次都能找到不回来的理由。 “那天晚上,我遇到了这辈子所有的惊险刺激……” 现在回想起7月31日晚被困在均县渭河溢洪道的情景,杨勇和王福晓有种后遗症的感觉。
“暴风雨期间,我们前面有大树挡住了道路,左右两侧有洪水。后面的水坝被炸毁了,没有办法。”杨勇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没有放弃希望,一边用车里的工具帮助自己,一边拨打110和119求助。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摆脱困境,追上了大军。当时我们直播马不停蹄,百万网友在线观看,有的为我们加油,有的帮我们出主意,还有帮助我们报了警。......让我们的心温暖。”
受洗,他们是时代的见证
“面对灾难,不仅是靠新闻理想,更因为我们是人,是河南人,是中国人。”卢彤说,这也是他们愿意做记录员和志愿者的原因。 “这一次,我在河南看到了太多来自全国各地来帮助我们的志愿者,其中很多都是年轻人,甚至还有很多‘00后’加入了救援工作。”陆彤从这些年轻的志愿者口中说。在他的身上,他看到了人性之光。
截至7月29日,直播团队已经直播了30多场比赛,发布了420多条短视频.网民点击量突破3亿,其中“防汛救灾进行中·人民最高法直播直指卫辉紧急救援”系列直播网民观看次数超1000万,“卫辉赶路”各行各业的人还没撤离,救援力量还在,《战火纷飞》、《暴风雨24小时来救援现场》等多场直播收视超过100万。直播团队还收到了新乡市牧野区卢村村委会、宁夏应急救援队等单位和个人的感谢信。
文章来源:《中国报业》 网址: http://www.zgbyzzs.cn/zonghexinwen/2021/080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