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报业》栏目设置[06/28]
- · 《中国报业》数据库收录[06/28]
- · 《中国报业》收稿方向[06/28]
- · 《中国报业》投稿方式[06/28]
- · 《中国报业》征稿要求[06/28]
- · 《中国报业》刊物宗旨[06/28]
夜谈大运河丨5名德州市政协委员做客大众报业采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大众报业德州融媒 大众报业记者 王观博 张双双 刘宪卿 见习记者 李斯潼 德州报道 德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期间,有关“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话题获得了市政协委员们的广
大众报业德州融媒 大众报业记者 王观博 张双双 刘宪卿 见习记者 李斯潼 德州报道
德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期间,有关“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话题获得了市政协委员们的广泛关注。2月24日晚上八点半,在完成当天全部的会议议程后,5名分别来自文化艺术界、新闻出版界、社会科学界的政协委员不顾一天的疲惫,相约走进大众报业融媒采访间,畅谈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开发利用,呼吁擦亮大运河文化带的“德州名片”。
“我先谈谈过去一年大运河德州段保护与利用的一些进展。”刚一落座,德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郭德生委员便打开了话匣子。“2021年8月,德州市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办公室集中办公;9月,德州组建了专责公司——大运河集团公司,拟定了国内运河文化名家队伍、德州运河地域文化专家队伍、文物调查保护队伍等3支专家队伍名单;12月,《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形成终期成果,大运河德州城区段城市更新规划和重点片区详细设计形成中间成果,对大运河德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再次明确了尊重古运河原始自然风貌的定位与规划。”
在了解到德州市已经为大运河德州段的保护与利用做了这么多工作后,其他几位委员也不住点头。
“联名提案中提到的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也已经写进这个实施方案里。”德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委员接过了郭德生的话。他向其他几位委员介绍说,去年他作为主创人员之一参与了《德州运河文化丛书》编纂工作,今年带来的一份提案中建议以雁塔和振河阁两座历史建筑为原型,设立德州大运河标志性景观建筑。“之所以这么具体,原因很简单,总体的实施方案和规划基本有了,现在需要的是细节。”
“对,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落实。”近5年递交3份相关提案的德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刘永涛委员听了王德胜的介绍后连连点赞。他在工作中一直致力于在曲艺创作中市场融入运河元素。他今年提交提案的案由是《以运河开发为契机,打造运河影视基地》。
“对,用新的传播手段让人们了解大运河德州段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而呼唤更多人关注大运河的现状和前景。”刘永涛的建议算是说到了来自德城区融媒体中心报社总编韩雁冰委员的心坎里。
韩雁冰告诉其他几位委员,她任职的媒体平台上一直设有《关注大运河》栏目,今年政协会议,她的关注点是目前鲜有人关注的大运河水工文化,并建议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突出德州地域文化景观。“我母亲在德州运河边长大,她今年86岁,时常怀念小时候大运河畔的热闹场景。”
听了韩雁冰的话,同样喝着运河水长大的马洪卫委员深有感触。他告诉其他几位委员,在他的记忆里,离家不远的这条河流应该有潺潺水声传来,家门口的石头有水汽氤氲的痕迹。“希望古老的大运河在保护好遗迹同时融入现代气息重现昔日繁华,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份乡愁。”
“是不是一站到运河边,就会想:这才是大运河应该有的样子!”王德胜问道。“是的。”马洪卫回答,“咱们德州老百姓就是希望有一条这样的大运河!”郭德生轻点了点头说:“这也是我们这一届政协委员履职的方向。”
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夜渐渐深了,但几位委员的讨论依然热烈,他们思绪仿佛穿过黑夜,去往大运河德州段未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章来源:《中国报业》 网址: http://www.zgbyzzs.cn/zonghexinwen/2022/0226/1085.html